5/26/2022
阅读约需
6
分钟
研发效能
组织发展
效能度量

从 0 开始构建研发高效能全栈式团队

DevData Talks

作为全栈型组织,我们需要通过度量推动成员和团队一同成长

阅读本文你将收获:

1、为什么以全栈为方向提升研发效能?

2、为啥要建立轻量级团队框架

3、技术栈的决策要点

4、研发团队的关键效能指标

5、一些延伸思考

前言:我们邀请到了 Dell EMC VxRail 的高级主管软件工程师、DevOps 架构师管俊老师,与我们分享研发高效能全栈式团队的建设策略。以下是文字版干货回顾;

为什么以全栈为方向提升研发效能?

成本问题

以下是成本等主要指标随版本变化的一系列图片,横轴为产品版本。

第一张图是团队规模随版本迭代的变化。随着公司业务扩张,产品为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,需要更多的人手投入去做产品及产品线,团队规模会越来越大,且呈现非线性增长。

第二张图是成本随版本的变化。成本是一个较宽泛的讲法,包括经济成本、时间成本、沟通成本等等,同样且呈现非线性增长。

第三张图是产品代码规模随版本变化。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版本迭代,代码规模的增速逐渐下降。很可能会出现投入了 3-5 倍的人力,而代码产出只能增加 1.5 倍的情况。

产出效率同样呈大幅度、非线性的下降趋势。

从以上图片我们能看到,如果沟通不够清晰顺畅,会导致大量返工和内耗,损害交付效率,浪费资源。且随着版本迭代,这些负面影响会加速放大。

我们都希望交付更快,‍成本更低,完成更多任务。要实现这一点,唯一的方法是做得更好、更正确。

从 DevOps 原始问题展开去

这张图片展示的是 DevOps 典型生命周期,涵盖了编码、构建、测试、发布、部署、运维、获取反馈等多个环节的闭环过程。但这个软件研发生命周期并非 DevOps 独有,而是长期以来大多数软件系统产品的旅程。

用 DevOps 理念看软件生命周期,更强调各环节之间的连接。DevOps 要解决的原始问题是开发(追求改变)与运维(追求稳定)之间的天堑,而解决方法是每个环节都用更好的方式去做,让研发流程顺畅地流动起来。

总结下,个人对 DevOps 的简洁定义:在每个环节,尽可能拥抱更好的实践

往全栈式团队前进

这些年我们常听到到亚马逊 CEO 贝佐斯提出的“两个披萨原则,即控制项目团队在两个披萨能喂饱的规模以下,是有利于高效达成共识,形成决策。

同时,产品交付会涉及到多个职能,包括开发、测试、运维、专职DevOps、项目经理、产品负责人等等。

这几年受微服务思潮影响,我们在组织结构设计中,会遵从康威定律,组建职能齐全的小型团队,让小型团队负责微服务端到端的交付。这样设计的好处,一是小团队会对其负责的微服务有充分的责任,避免踢皮球;二是能够减少跨团队沟通带来的成本。

这样的小型团队有两种构建思路,一是在小团队中嵌入尽可能多的角色;二是将团队的开发者培养为全栈工程师。

这里我们定义的『全栈』,并不是可前端可后端、熟悉多种语言,而是指了解测试、运维多个环节,甚至可以跳出来承担 Scrum master、面向业务方甚至甲方的角色。

尽管由于业务和技术上的复杂度,第二个构建思路未必能完全实现,但是是值得思考的方向。对于团队发展而言,成员成为全栈工程师,具备更多能力,团队就有更大空间去推行各种研发活动的左移,成为更自治、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团队。

前面讲了在团队能力上做加法,接下来讲讲在流程、技术栈和度量上做减法,保障“轻量级”。

为什么要建立轻量级团队框架

敏捷开发流程:从最轻量开始

随着团队规模扩张,可以采用先从无到有,再逐步迭代改进的方式去搭建敏捷流程。就我的经验,scrum 模式会比看板这样的长迭代模式更加适合研发团队,因为前者会对交付中间产物做定期的检查,能够尽早暴露风险,也能保障团队的积极性。

以下就是一个典型的迭代周期示意,包含迭代规划、日常冲刺、相关方 review 和终期回顾等阶段。

以下是我们团队当前采用的、最轻量的敏捷模式,以两周为一个迭代周期。以下几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:

  • Day 1 进行本期迭代的计划、上期迭代的回顾
  • Day 6(图中标注错误,红色高亮 Day 7 应为 Day6 )进行backlog 梳理。backlog 梳理能够大幅减少 Day 1 的工作量
  • 减少大块的会议时间,将工作的细致拆分和 review 分散到日常中,按需进行;尤其是在远程协作的情况下,减少会议时长、明确会议主题能够明显减轻成员的心智负担

在开发活动中,同样建议开发者采用最轻量级的框架,对业务场景进行分析,给出业务描述、验收标准、技术分解等,保障信息充足且同时不占用过多时间。

常被遗忘的 Ops

下面这张图片更细致地呈现产品交付所包含的完整链条。

产品设计、开发、容量规划、测试与发布,监控设计、都属于计划性为主的敏捷开发部分;而运维支持,包括容量规划、问题根因分析、事故响应、监控等,则以突发性为主。

我们能看到两者在很多环节都是相互重叠的,高效的运维依赖于前期开发环节的有效设计。因此,尽管运维支持常被遗忘,它依然应当是全栈型团队乃至全栈工程师工作职责的一部分。

Ops 向 SRE 延伸

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个趋势:运维正在向 SRE 延伸。相比传统运维,SRE 会更向前跨一步,不仅关心服务是否运行,还关心服务运行得如何,例如与关联服务的调用关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等。这就要求 SRE 对于业务和开发有更加深入的理解。

运维体系本身非常庞大,我们的实践是先引入可用的 SRE 框架,做适当裁切,并结合开发的投入为SRE建立自动化体系。其中,左侧是规则和流程,右侧是各类工具和实现。

技术栈的决策要点

框架到位后,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栈决策。这里有几个我们的决策参考原则,供大家参考:

  • 少即是多:降低工具本身的学习门槛,贴合团队本身的使用需求,不新增非必要工具
  • 经过验证:降低维护成本
  • 一切皆代码:减少非必要组件,运维友好,配置驱动
  • 要家畜不要宠物:健壮性较强,出现问题可以较低成本解决

团队的持续改进

要做到持续改进,团队首先需要结合业务现状,选取关键少数的效能指标;其次需要持续度量、合理使用这些指标。

选取关键研发效能指标

我们使用的指标分为迭代、代码、交付级。

迭代级:反映敏捷过程

  • 燃尽图:评估交付需求稳定性和故事分解合理性
  • 速率图:建立团队的交付能力基线,使迭代计划与项目估算有据可依

代码级:反映是否小步快跑

反映代码相关环节是不是足够快,编码实践是否优秀。

在这个层级上,思码逸提供了优于传统代码行数指标的度量,能够排除空行、死代码等噪音,能够更好地指导代码级的效能现状。

交付级:反映响应速度

包括故事平均开发时长、流水线平均运行时长、bug平均修复时长、bug 平均验证时长。

指标的持续度量与合理使用

首先,效能度量的使用中,最重要的是避免内卷。指标并非越高越好,人的能力都是有边界的,以内耗为代价的高指标不可持续。其实,对于敏捷团队而言,高效率且稳定的产出才是最优的。

基于这些判断,我们的实践是持续度量几个迭代,形成研发效能的基线与可信区间;在迭代回顾中对异常点进行下钻分析,并基于分析结果落实改进。同时,我们会每半年更新基线与可信区间,实现稳定、可预测的交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度量指标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随着研发团队关注重心的转移,需要定期更新或淘汰指标。

合理使用度量,我们需要先建立这样的理念 :一切度量都是以团队为视角,不是为了谴责任何人,而是为了成长。一旦发现问题,问题是归属于整个团队的,改进责任也是整个团队的。

作为全栈型组织,我们需要通过度量推动成员和团队一同成长,而不是相互推诿。

一些延伸思考

以下分享一些延伸思考。

(1)自治团队 VS. 组织治理

全栈型团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治能力,那么如何平衡团队自治与组织治理之间的关系,二者的边界在哪里?

我们的实践是,团队基于自身需求,尽量采纳组织统一提供的工具、服务、规范,降低运维和资产成本,也降低心智负担;在效能指标、规范上保持与组织的向心力,在内部自治部分保持灵活性和自由度。

(2)应对疫情冲击

在疫情冲击下,我们采用了这些实践来保障效能:

  • 常态化远程协作:会议、代码的review、纯电子化看板等。长期来看,尽早适应纯电子化的工具能够帮助团队应对不确定性的冲击
  • 分布式团队:团队分布更广,能够对冲疫情等风险,也会扩大可用人才的范围
  • 避免过多、过长的会议:避免过多过长的会议,减少心智负担,让员工集中精力
  • 知识与技能的共享:内部知识分享、结对编程,帮助团队成员共同成长,培养全栈能力
  • 保持稳定:从工作方式、工具、流程等角度未雨绸缪,保障交付产出稳定,并通过度量持续验证稳定性

与同行交流效能提升经验
扫码加入研发效能交流群
与同行交流效能提升经验
扫码加入研发效能交流群
立即预约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扫码添加咨询微信
立即试用
用数据驱动
研发质效提升!
预约思码逸效能专家,一起探讨如何提升研发效能!
立即试用